廣東東莞試點設立台資銀行等融資合作

從廣東東莞市政府新聞辦獲悉,東莞市按照廣東省政府發佈的《廣東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總體規劃》,將開展設立台資銀行等金融合作試點。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根據《廣東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總體規劃》,廣東省將開展城市金融、農村金融、統籌城鄉金融服務一體化改革創新綜合試驗,支持東莞開展設立台資銀行等金融合作試點,全面推進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省屬金融控股集團。另外,大力發展金融後臺服務產業,建設輻射亞太地區現代金融產業後援服務基地,形成4個產值超千億元的金融產業基地。  

東莞的台資企業很多,但是在融資方面,台資企業有點尷尬,並且在產業轉型升級中,台資企業跟當地融合度比較低的問題也暴露出來,如何幫助這些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成為決策者們考量的重點。東莞市政府顧問、中山大學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指出,東莞是台資集聚的地方,以東莞為試點為台資企業融資難破題,非常適合。  

目前,東莞在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進展,比如已經開始吸引一些台資銀行進駐東莞,為台資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今後如果進展順利,或者可以形成台資銀行與本地銀行合作的模式,給台資企業提供豐富多樣的融資服務,進一步甚至還可以提供一些金融衍生產品服務。

融資壓力升高 銀行危機增加

國際貨幣基金 (IMF) 表示,銀行業危機6個月以來一直增加,政府必須準備好資產重組或重新建構某些機構,因為「融資壓力逐漸逼近」。 

雖然 IMF 對全球資產減記的預估下修約 4.3%,但仍預警金融產業的信心在歷經歐洲債務危機之後,尚未完全回彈。 

IMF在今日公佈的《全球金融穩定性報告》上提及,超過 4 兆美元的銀行債務必須在未來 2 年後回購,因此照顧體質較弱的金融機構,協助融資市場返回正常,這點成為「首要之務」。 

IMF:「全球金融系統仍處於一段相當不確定的時期,這仍是經濟復甦的致命點,由於情況依舊脆弱,近年來提供給銀行的公共支援,這些支援部份仍有必要持續進行。」 IMF表示,歐洲決策者對於希臘主權債務危機,以及公佈銀行壓力測試結果,這些有助於舒緩政府和銀行的融資壓力,但IMF官員估計,主權危機仍相當大,因為各國政府計畫縮減預算赤字之際,投資者持續關注公共債務負擔。 

IMF認為,「非傳統」貨幣和金融政策的退場機制,可能要到情況更「健全」之後才能啟動。 

自 2007 年以來,銀行已將借貸款和證券價值下修 2.2 兆美元,這些借貸款與證券超過3/4已經在今年年中時實踐,低於IMF 4月預估的 2.3 兆美元。 

IMF指出,金融機構的信貸違約交換 (CDS) 價格不斷上升,反映出銀行業的緊張情緒。 

歐元區銀行的CDS價格上升至超過美國和英國銀行的CDS,因為「受到主權危機和批發融資壓力,歐洲銀行體系的壓力相對較大」。 

對於「資金衝擊」,歐洲銀行比美國同業更加脆弱,因為歐洲銀行的每日運作更加仰賴同業貸款、債務市場和央行信貸額度。 

IMF:「倘若經濟復甦一如原本的計畫,且主權和銀行資金壓力也持續降低,那麼歐洲銀行應該可以修復資產負債表,並逐漸重建緩衝資本。 

然而,銀行在新壓力產生的時期,依舊相當脆弱。」 IMF認為,為了要保持能接觸資金市場,該地區「數個國家」內的銀行可能需要額外的資本重組,以及更高品質的資本。

大新華融資12億訂散貨船

海南航空集團旗下的大新華物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最近又制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新造船計劃,準備於明年起在旗下浙江金海重工增訂25艘大型乾散貨船,涉及的資金至少在11億美元。有關負責人在公開場合透露,該公司在「十二五」期內,通過造船或收購等多種方式,計劃將旗下船隊發展至200艘的規模,平均每年至少要有40艘船交付或購入使用,接近國企大型集團中遠、中海的規模與實力,但如何實施該宏大的計劃,具體細節則無法獲知。

早在一年前,大新華物流曾經宣布了一項宏偉的計劃,令全球航運業界震驚,當時與集團旗下另一大企業─舟山金海重工簽定訂造25艘海岬型和巴拿馬型散貨船計劃。這一消息公布後,對處於全球經濟低迷,航運業不景氣的營運環境下,無疑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令全行業刮目相看。如今,該公司又披露了要在明年再新增25艘新船,顯示了大新華物流擴充船隊計劃的步伐未有放慢,而且是趁船價低迷情況,加快造新船的決心。

為了表明該公司對審時度勢的重要和正確判斷。9月2日,大新華物流與國銀融租賃有限公司簽定了一份12億美元融資租賃協議,以便利用該融資購買新船或二手船及一些按揭方面的資金利用。

據倫敦克拉克奔海運諮詢顧問公司的資料,海岬型和巴拿馬型新船價目前每艘約5700萬美元和3400萬美元,25艘乾散貨船若以平均價計算,約需11.3億美元,加上保險和配套利息支付,非常接近協議融資租賃的12億美元。

據了解,大新華物流是目前中國內地發展最迅速的綜合物流公司,在成立至今短短3年期內,它以集團的經營概念,擁有7家船運公司、2家造船廠、3個港口、1家航空公司、1家船舶管理公司和1家陸路拖車運輸公司,集團現註冊資本約30億元人民幣(約4.41億美元)。由於不是上市公司,公司財務情況和資金運用、借貸情況、盈利表現,外間是無法獲知的。

該公司一位高層管理向倫敦海運權威傳媒查詢時表示,大新華物流計劃與金融機構「積極合作」,以合資企業的形式探索租賃機會,以資助購買及發展船隊。然而,有不少行業人士或分析員質疑大新華物流擴展野心的依據和懷疑在目前航運業未算蓬勃情況下,其成功的機會。

大新華物流目前擁有船隊有10艘散貨船和集裝箱船。此外,該公司在網頁上公布預造船是32艘,若明年再訂25艘新船,大約有57艘船訂單已是可預知的,分別在金海船廠和其他中國船廠建造。

但在大新華物流集團與國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簽融融資租賃協議時,在場該公司負責人更說出一個驚人的數字,聲稱由明年開始的「十二五」規劃內,船隊擴展步伐不會停頓,至少至2015年船隊規模要達200艘,這意味著在未來五年內,將有130多艘船仍然要在未來歲月分批落實製造或在二手船市場購入,而每年至少有40艘船要交付或到手,這種驚人的投資所需資金從何而來是值得關注的。以目前市場上的船價來計算,要完成130艘訂單船,資金至少在44億美元至74億美元之間,視乎海岬型或巴拿馬型船而定。

政府擔保 銀行才肯借錢

金融海嘯兩周年前夕,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經過連番角力之後,終於就新的銀行資本規定達成共識,推出巴塞爾協定三。市場對新規定反應良好,海嘯重災區之一的歐洲,銀行及金融股表現尤其突出,令那些擔心銀行業面臨衝擊的人鬆一口氣。不過,換個角度來思考,當投資者愈是覺得無傷大雅,新規定防範風險的能力其實愈有疑問。

巴塞爾協定三的重中之重,是收緊對銀行資本的要求,增加以自有資本抵銷經營虧損的能力。其中,最關鍵的核心一級資本,主要來自股本及保留盈利,相對於資產的比率,由原來的百分之二,提高至百分之四點五,同時再加上百分之二點五的緩衝比率。換言之,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比率最少要有百分之七,一旦跌入緩衝範圍便要削減派息及花紅,把錢用來補充資本。

雖然資本比率大幅提高,很多銀行其實早已達標,毋須額外增資。例如香港銀行的一級資本比率高達百分之十二點一;又例如美國銀行業過去兩年既有政府打救,又從市場集資,增資的迫切性已不大。反而德國的銀行資本結構多以債券為主,增加股本集資的壓力,這從英美提議更高的資本充足率,而德國則極力反對可見一斑,妥協結果是從二○一三年一月實施新規定開始有六年過渡期,最遲在二○一九年一月才需要達標。

如果強行在短期內實施新的資本規定,必定惹來反彈,最終可能功虧一簣。可是,六年過渡期說短不短,反而令人有虛假的安全感。首先,部分銀行率先達標,部分則在技術上處於資本不足,會出現「標籤效應」。其次,不同地區的監管有異,變相造成「監管套戥」。最後,收緊資本規定是要防止再爆發金融海嘯,卻要八年後才全面落實,防範風險的能力大打折扣,再爆發危機的可能性不能抹煞!

市場普遍認為巴塞爾委員會不想去得太盡,是擔心進一步打擊經濟。的確,一些銀行家曾警告,收緊資本規定便要保留更多資金,降低發放借貸款的意願及能力。其實,這說法似是而非,在經濟低迷的時候,除非有政府擔保,否則銀行根本就不太願意借錢出去。相反,收緊資本規定要針對的,是經濟繁榮時期的濫借濫貸,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金融海嘯的一個慘痛教訓是,銀行業看似資本充足,實際能抵銷虧損的自有資本則嚴重不足,實施新的資本規定是正確一步,卻並未解決銀行業會否再度因為追逐短期利益而冒險的問題。正如一個資本豐厚的商人,不一定經營有道,只不過是蝕得起而已。所以除了收緊資本之外,銀行業將來應否回歸傳統的借貸功能,徹底把投資業務分家?應否強制以低槓桿經營,禁絕以小博大?目前還未有答案,銀行體系還說不上比海嘯前更穩健。

公務員為還借錢高利貸詐騙朋友

身為國家公務員,金堂男子王某卻和妻子借高利貸週轉生意,累計欠債高達百萬元。為填補漏洞,兩人偽造重慶某實業集團公司的授權書,簽訂虛假合同詐騙好友15萬元的質保金。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成都市檢察院了解到,王某和妻子陳某因涉嫌合同詐騙犯罪被金堂檢察院批捕。

王某是金堂縣某局一名公務員,陳某則經營著水泥生意。去年陳某生意投資失敗,平時生活較富足的家庭一下陷入困境。王某放不下面子向家裡人借錢,兩口子商量,決定鋌而走險借“水賬”(高利貸),以避人耳目。

沒想到借來的錢到期了,兩口子仍無法盡數償還,高利貸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累計到100萬余元。

債主催逼得緊,王某夫婦因為無力償還借錢高利貸,今年2月下旬,兩人想出了一個掙快錢的辦法:他們冒充金堂縣某建設項目的承包方,偽造了重慶市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授權書,以該公司名義與四川一家建築勞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楊先生簽訂合同,將該建設項目上千萬的勞務工程部分轉包給楊某的建築公司。

按合同規定,該建築公司應該交納15萬元的質保金。由於楊先生和陳某之前就認識,私下兩家是朋友關係。楊先生因此信任陳某,爽快地給王某夫婦交納了質保金15萬元。王某填寫一張虛構的財務收據交給楊先生後,他和陳某迅速將15萬元取出,償還了借錢高利貸利息。

今年5月,隨著該建設項目的開工,楊先生一直關注著項目的進程,他不時到工地查看,結果發現其他公司都陸續進場了,卻唯獨不見重慶的這家實業公司進場,感覺事有蹊蹺。通過調查,楊先生發現被騙,遂報案。今年7月21日,王某、陳某夫婦被警方抓獲。